1418年「天下諸番識貢圖」摹本

資料來源:劉鋼,《古地圖大密碼》(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,西元2010年11月初版),彩圖圖錄。
謹按:
1. 作者指出「天下諸番識貢圖」應是費信(曾於1409-1431年四次隨鄭和下西洋)1436年所著《星槎勝覽》
四卷本提到的「采輯圖」的ㄧ種,年代早於所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1492年;該圖在今北美洲靠近阿拉斯加地帶圈注:「此地人種亦如契丹、蒙古,以魚為食」;在今美國西部注釋:「此地土人膚色黑紅,頭腰皆披鳥羽,亦有食人之習也」;在今南美洲有兩個紅筆圈注:「有城市皆用巨石而建,故曰其石城也」,「此地之民信教曰巴拉卡,以人祭之,以火拜之」;今澳大利亞陸地上圈注:「土人膚亦黑色,皆不著衣,腰墜骨器,皆有食人之習也」;今非洲南部紅框中注釋:「此地人種膚色如黑漆,齒白,唇紅,髮捲」;今亞洲西部則注釋:「自東向西出嘉峪關,凡有城市,其民皆信回教,奉莫哈莫德,其廟皆用土石相嵌,進入廟堂皆需更衣沐浴也,吾中土亦有其民也」;在今亞洲與歐洲交界處有紅框注釋:「此地人種深目、圓眼,頭纏長布,寬衣長褲,女子出門皆裹面而行,違者治罪也」;在今東歐部份則注記:「此地人多奉上帝,教名曰景也」。
2. 作者指出,「天下諸番識貢圖」摹本中之「西洋」包括「小西海」和「西海」這兩個海域,因此認為15世紀初中國人對「西洋」的解釋與現代史學家的理解完全不同,「鄭和下西洋」的航行範圍也非侷限於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,而是深入到大西洋。

中國文史地圖首頁  |  民族治理首頁  |   民族地圖首頁